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可以形成「孢子」的革蘭氏陽性菌,菌體本身無法在有氧的情況下生存,即是一種「厭氧性」細菌。其所形成的孢子不但耐熱,而且對多種殺菌劑有極強的抵抗力,包括酒精,主要存在於土壤和各類動物的腸道...
當隨意強迫自己將三餐改為兩餐、兩餐改為一餐時,將會導致餐間飢餓感明顯增加,而當人一出現強烈飢餓感時,自然到下一餐就會出現狼吞虎嚥或剎不住車的情形,長時間操作下來勢必要面對破功的窘境。
大家都清楚,現行的雞蛋胚胎培養的疫苗已被推行多年且成效顯著,既然已經有這麼好用的疫苗,為何還需要「細胞培養」的方式呢?
「腸泌素」是近十年研究及應用相當廣泛的腸道賀爾蒙,除了多年使用於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之外,它目前更是一種合法的減重藥物,而且相關的減重藥物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研發出來,對於渴望減重的朋友將是一大利多。
在每日的減重門診中,經常可以遇到兩三位50歲以上,甚至是60歲以上的減重朋友來尋求諮詢及協助。根據我們多年的臨床減重經驗,只要給予正確的減重觀念及飲食技巧,這群渴望減重的朋友仍舊可以達到理想的體重目標...
從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運動消耗熱量表」可以知道,只要運動的強度不夠大、時間不夠長,其所可以消耗的熱量都是相當有限的(每次約莫200~250大卡)。
其實間歇性斷食並不只是要針對「進食」的時間及餐次去作調整而已,在進食期間仍舊要注意整體「熱量」的攝取以及食物的選擇。
腱鞘囊腫(Ganglion Cyst)是一種最常見的手部及手腕處的腫瘤,約占五到七成左右。
腕隧道的空間相當有限,在正常情況下,這些肌腱及神經並不會互相推擠或干擾,但是當有任何原因造成腕隧道空間更加狹窄時,就有可能壓迫到正中神經而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根據研究顯示,胰島素治療會使體重在第一年內增加約3到9公斤不等,這和胰島素的總劑量有關,但是也存在個體間的差異,甚至有些人會因此減輕體重。
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也時常被稱為淋巴腺,其功能很類似一種過濾裝置,會檢查流經的淋巴液是否藏有病原體在其中,一但辨認出來後便會開啟整個免疫功能以殲滅這些入侵的病原體。
明明睡前血糖落在110~120之間,睡覺中間也不會起床吃消夜,理論上血糖應該要繼續下降,怎麼反而會上升呢?
「攝護腺」,又稱作「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泌尿器官,位於膀胱正下方出口處並包圍著尿道。其功能主要為:(1)分泌攝護腺液(精液的主要成分)、(2)將雄性賀爾蒙轉換成具有活性的二氫睪固酮、(3)內含括約肌...
「痔瘡」這個疾病其實並不是後天突然生成的腫塊,它本來是一種正常的肛門軟組織,稱之為痔瘡組織或肛門軟墊(Anal Cushion),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平滑肌纖維所組成,用來擋住肛門口的隙縫進而避免...
一段時間內體重的起起伏伏本就是正常的現象,因為這與當下的熱量攝取、活動量多寡及新陳代謝率有關聯,但是若你在六個月內體重異常減輕至少5%的話,這就稱作「非意願性」的體重減少。
尿液偏紅就是「血尿」嗎?血尿(Hematuria)是在描述「紅血球」出現在尿液中的情形,而在正常情況下,尿液中不應出現紅血球。
健康成人每天正常可排泄少量的「蛋白質」到尿液中,這就是我們所稱的「尿蛋白(Urine protein)」,每天約為80~150毫克,其中40%是高分子量的白蛋白、20%是低分子量的蛋白質(如:免疫球蛋...
「頭痛」看似單純,但也可能暗藏危機 頭痛是基層門診中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而多數人在一生當中都曾經有過不定程度的頭痛。根據統計,全國有超過10萬人天天都在頭痛,而每月至少發生一次頭痛的比例更是高達六成...
咳嗽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之一,多數人也都非常忌諱咳嗽,但其實咳嗽這個動作也是身體的重要保護機制之一,如同我們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會引起嘔吐反射一樣,當「呼吸道」接觸到外來的刺激性異物(粉塵、空汙或氣體等...
老一輩的人常將口角炎稱為「臭嘴角」 其實是嘴角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發炎,大部分都發生在雙側嘴角,引起口角炎的主要原因與上下嘴唇摩擦、感染、營養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
大多數的減重觀念都在強調要有正確的「飲食習慣」,例如:正餐減量、細嚼慢嚥、避免高熱量食物等,但是你是否想過錯誤的「購買習慣」其實也是導致減重失敗的原因之一。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我國100年至104年間,每年約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而105年更高達6,767人死於肺阻塞,換算下來每70分鐘約有1人因肺阻塞而死亡,更是我國十大死因排名第7位。世界衛...
何謂貧血及如何診斷貧血 一般貧血的定義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數」、「血色素」或「平均血球容積」降低至參考值以下。一般多以血色素(Hb)作為診斷標準,成年男性低於13.0 g/dL、女性低於12.0 g...
許多55~65公斤左右的女性朋友總是為了該如何減重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體重而苦惱,而這類輕微偏胖的人也時常在減重門診中大吐苦水說:「我明明就吃得不多,家人朋友也覺得我沒有吃很多,為什麼我的體重卻總是停在...
德國麻疹,又稱為「風疹」,是一種急性病毒性高傳染疾病,「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為「第二類」傳染病。德國麻疹病毒屬於披衣病毒科(Togaviridae)的一種,人類是唯一宿主,而且在人群中傳染率極高,因此是...
「骨質疏鬆」是一種因骨骼強度減弱致使個人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開始隨年紀逐漸減少,而女性停經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也會使骨質流失速度更快。一但骨...
泌尿道任何部位都可能有結石產生,其中以「腎結石」最為常見。當尿液中出現不被溶解的結晶物質,經過反覆生成堆積後就會形成結石,和「滾雪球」的概念類似。其中,草酸鈣結石最為常見。
「足癬」就是俗稱的香港腳,「灰指甲」會使指甲變色且容易碎裂,黴菌,喜歡「潮濕」的環境,會「傳染」給人,也喜歡「身體不好」的人。
香菸裡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250種已經被證實是「有毒」或「具致癌性」。
相信各位朋友都很清楚BMI位於18.5~24之間,即是醫學上所稱的健康體位,也就是說,對於一位160公分上下的女性來說,只要體重落在60公斤以內,其實都算是相當健康的身體狀態。然而,我相信很多女生並不...
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美食」,不論是甜食、冰品或是油炸食物,而大家也為了要遠離肥胖或是減重,總是想設法地要遠離這些愛吃的食物,但是真的有需要這麼累人嗎,或是說,我們是否有其他更正面的方式來...
網路上或市面上總是存在各式各樣的減重運動觀念及方式,但是減重過程中,運動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相信大家也被雪花般的資訊所困惑了,以下提供一些本人的減重臨床經驗供大家作參考。
從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中可以了解,會影響到基礎代謝率的就是性別、年紀、身高、體重等四個因素,然後多數因素都不是我們可以輕易控制的,譬如20歲之後,基礎代謝率就是必然會隨年紀而下降。
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永遠要記得一件事,你所吃進來的每一口食物,不管份量是多或少,它一定都會累積在身體裡,所以建議不要用「少量多餐」或「大小餐」的方式在減重....
根據本人減重臨床經驗來看,減重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第一、一開始就設立過於嚴苛的減重方式或目標;第二、減重期間,飲食調整不夠穩定;第三、無法為自己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正確的飲食習慣。其實這三大類原因也是...
「為什麼我都盡量不碰澱粉了,體重卻還是停在原地呢?」這樣的疑問相信在許多有心減重的朋友都曾經提出過,而從事減重諮詢門診的我們更是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畢竟澱粉類一直是亞洲人的主食之一,因此能夠竭盡所...
相信任何一位減重過的朋友都曾經面對體重復胖的難題,而多數人就在「減重」與「復胖」之間不斷地來回,最後就進入『溜溜球效應』的惡性循環中。從報章雜誌上常常看到某某藝人一下多了十幾公斤,短時間內又快速減重成...
根據研究顯示,學齡前肥胖的小孩有30%長大後仍然肥胖,而國小時期肥胖的學童有50%會變成肥胖的成人,如果青少年時期仍然肥胖,這個比例會上升到80%。
近幾年,網路或是醫界都常常看到一個新穎的醫學名詞,叫做「糖胖症」,這並不是一個新興的疾病,它其實就是將「糖尿病」和「肥胖症」兩個名詞結合在一起。
相信所有女性對於「懷孕」這件事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及生為人母的喜悅,但是更害怕的是懷孕前曼妙的身形就此一去不復返。
減重藥物在整個減重過程中永遠都只會是個配角,而主角永遠是我們自己本身,也就是說,當我們的飲食調整沒有確實做到的話,即使使用再強的藥物對我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相信許多渴望減重的朋友都希望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達到完美體態,然而快速減重也意味著有很高的機率會再快速的復胖。
相信許多減重的朋友都曾經聽過『低醣飲食』或『生酮飲食』減肥法這些名詞,然而現代主流的減重飲食仍以『均衡飲食』最為推崇。
每位肥胖的朋友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瘦身成功,但是不合理的減重目標卻會影響後續減重的成效,因為設定過高的目標,不但無法達成,更會因挫折沮喪而中途停止。
當我們在擔心體重上升會造成身材崩壞或外表不好看時,你可知道肥胖也悄悄地讓我們全身各種器官的細胞開始產生細微的變化,甚至是造成難以收拾的「癌症」 嗎?
甜食的誘惑總是讓許多肥胖朋友毫無招架之力,然而甜食所帶來過多的熱量卻也是減重的一大絆腳石...
大家都知道,少吃是減重的最高指導原則。減重的飲食方法百百種,但是卻很少有一個可以讓我們好好維持住體重的方式...
渴望減重的朋友都曾尋找各式各樣的瘦身方式,即使有些聽來較為激進或破壞性較高的方法,如催吐減重、過度單一飲食減重、清腸減重、甚至是減重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