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飢餓感、餐前飢餓感、恐懼飢餓、減肥、減肥肚子餓怎麼辦)
|
減肥是需要與過去的舊習慣對抗的,過程難免會碰到一些困境,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困境,就是「飢餓感」,很多人對「飢餓感」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人類幾萬年的演進歷史中,食物是匱乏的、競爭的,人類擁有食物特別豐富的年代也不過近三、五十年的事。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承襲來自祖先「恐懼飢餓」的心理素質,一餓了要趕快找東西吃。有東西吃要盡量多吃,先儲放在自己身體,萬一接下來沒得吃,平常多吃食物儲存能量在自己身上的人,比較敖得過戰亂、飢荒,命才可以活得比較長。恐懼飢餓原本是一個幫助人類活命的很好的心理素質。可是在一個食物不虞匱乏的現代,只要一餓就吃,卻讓我們不知不覺中,過量飲食陷入肥胖的困擾。
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會舉辦飢餓30活動,幫世界飢民募款,這個人道救援行動,會有上萬參與的飢餓勇士30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體會飢餓的感覺。從這個活動長年推廣,參與的飢餓勇士逐年增加,可見一個正常健康的人,30個小時不吃食物,仍然可以活得很健康,短時間的飢餓,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傷害。
以前的人類要想辦法填飽肚子,現代的人類(包含台灣在內的開發中以上的國家的人們)早就脫離填飽肚子的問題,反而因不小心就過量飲食為肥胖所苦。如果我們還沿用千百年來,想辦法填飽肚子的方式面對「飢餓感」,不胖都很難,怎麼有辦法可以減肥呢?
人類祖先需要長期面臨飢餓的現實威脅,早就演化出一套面對飢餓的生理機制。當身體能量不足,就去動用以前儲存的備用能量,脂肪就在這時候被消耗掉,所以想減肥者要善用「飢餓」所帶來消耗備用能量-脂肪的機制。不要怕「飢餓感」,反而要幫自己營造「餐前飢餓感」。
假如中午12點吃中餐,到下午6、7點要吃晚餐前,都沒有出現飢餓感,顯然中午那一餐已經吃太多了,多到下一餐用餐前都還沒用完,所以才沒有出現飢餓感,這樣子餐餐都過量進食,怎麼可能減肥呢?應該要刻意減量,讓中午12點吃的那一餐,到下午4、 5點會出現飢餓感,就代表中午吃的那一餐被用光了,飢餓感出現了,要拿身體的備用能源-脂肪出來消耗,這樣子天天都出現餐前飢餓感,天天都消耗一些脂肪,減肥就這樣達成了。
減肥過程一定要破除恐懼飢餓感的魔咒,面對飢餓感要有正確的認知與態度,不但不要害怕飢餓感的出現,而要刻意減量努力營造餐前飢餓感,天天期待餐前飢餓感的出現,每次餐前飢餓感的出現,就代表正在清除庫存的脂肪,高興都來不及,有什麼好怕的呢!餐前飢餓感的出現,是減肥成功的好兆頭!
(關鍵字:飢餓感、餐前飢餓感、恐懼飢餓、減肥、減肥肚子餓怎麼辦)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正面看待「飢餓感」/文:林黑潮醫師 | |
➤飢餓感可以燃燒脂肪嗎? / 文:林黑潮醫師 | |
➤「升糖素減肥」如何運用?/文:林黑潮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