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關鍵字:腸胃炎、腹瀉、嘔吐、腹痛、細菌性腸胃炎)
|
腸胃炎對每個人而言,是個一定都遭遇過,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機會發生的疾病,雖然很常見,但不代表好處理,不管是嘔吐、腹瀉、腹痛等等,這些症狀都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會導致腸胃炎的病原非常多元,可以是病毒、細菌、或是寄生蟲,不同的病原在症狀與治療上都有些不同,今天主要是來談談細菌所造成的腸胃炎。
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等。其它傳播力較強且症狀較嚴重,但在臺灣已較少見的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疾病已列為法定傳染病。而像是沙門氏桿菌、霍亂等,好發於夏日,尤其像是台灣夏天潮濕又悶熱,更有利於細菌在食物中滋生,造成食物中毒。
通常是透過受病菌污染的手,或吃到受污染的食物、飲品而感染,也可經由空氣中的飛沫傳播。人與人之間糞口傳染途徑也很重要,特別是在照護腹瀉病人時,如嬰兒或糞便失禁的成人,容易造成傳染。
患者的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之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7至10天。
多數的細菌性腸胃炎會在三天內逐漸自行改善,所以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尤其是不要隨意自行購買止瀉藥使用,有些類型的止瀉藥會減緩細菌及毒素的排出,使得病程更延長。若真的嚴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等,應尋求醫師的協助與評估,給予適當的藥物緩解症狀。最主要還是自我的飲食調整:
(一)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
(二)一般防治措施
(關鍵字:腸胃炎、腹瀉、嘔吐、腹痛、細菌性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