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關鍵字:新冠肺炎疫苗、猝死、因果關係、疫苗緩打潮、感染致死率、不良事件、平衡報導)
|
從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高齡年長者是風險最高的族群,若被感染容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世界各國(100國資料)70歲以上長者新冠肺炎感染致死率27.4%,台灣70歲以上長者感染致死率19.9%。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施打疫苗順位,高齡長者都要排在前位。
現代醫藥管理都用比較嚴謹的態度,只要施打疫苗之後發生的任何不良事件都要通報,只要時序上是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後,都列為不良事件,不管有沒有相關都先通報,再逐一釐清。但是這些不良事件不必然與接種疫苗有因果關係,可能只是碰巧發生。
2020年(還沒施打疫苗的時候)台灣75歲以上長者共71,000人死亡,平均每天195人死亡。2021年6月份開始針對75歲以上長者施打AZ疫苗兩週約370,000劑時,通報死亡141人。目前台灣75歲以上長者共144萬人,按2020年死亡率計算,370,000長者每天約有50人死亡,兩週約700人。施打疫苗之後長者的死亡率並沒有高於2020年還沒有施打疫苗的背景值。截至2021.06.29,已經有44例往生者接受法醫解剖釐清死因,並沒有出現與施打疫苗死亡相關個案。這是可以參考的資料。
每個不良事件都是獨立事件,到目前沒有出現與施打疫苗死亡相關個案,並不是代表以後就不會出現與施打疫苗相關個案,所以任何不良事件仍然應該鼓勵通報,不能掩蓋。
任何死亡個案對家人都悲痛萬分,都應該以同理心態面對,每個死亡個案對家人都是百分百而不是單純的統計數字,政府應當可以提供適當的撫慰。但對於長者施打疫苗既然是利大於弊,若因媒體聳動報導,疫苗被污名化,引起緩打潮,對於新冠肺炎病毒帶來的傷害反而弊大於利,就值得省思。
(1)任何施打疫苗之後的不良事件都應該要通報再逐一釐清原因,以便能夠及早警覺任何疫苗不良反應。
(2)每日不論有沒有施打疫苗,都會有人因不同的疾病往生。
(3)只要沒有出現超出預期的死亡人數,讓更多的長者施打疫苗,才是保護長者的生命之道。因為高齡長者就是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的高風險族群。
(4)罹患重大慢性病者,若病況不穩時不必先急著施打疫苗,先把慢性病控制穩定之後再施打。
(5)吸引眼球雖然是媒體的基因,但是反覆聳動的報導是否會對民眾帶來反教育,卻反而傷害了生命或公眾利益,是值得每位媒體從業人員三思。
(6)媒體報導是提供民眾知的權利,原本立意是良善的。如果報導不良事件的同時,能夠把一些科學的統計數字平衡報導,可以幫閲聽受眾更多理性思考,不正可以發輝立意良善的正面價值嗎?
(關鍵字:新冠肺炎疫苗、猝死、因果關係、疫苗緩打潮、感染致死率、不良事件、平衡報導)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暈針/文:黃瀚霆醫師 | |
➤減重的勇氣/文:夏明輝醫師 | |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文:黃瀚霆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