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關鍵字:小時候胖、肥胖、控制體重、習慣、BMI、身體質量指數)
|
依據教育部統計,國中和國小學童最近六年來的肥胖盛行率達三成,比起亞洲各國的兩到三成已經算高標。民國三、四十年代由於戰後經濟狀況不好,從飲食得不到足夠熱量的小孩長得較瘦小,常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由於時代背景的影響,家中長輩們總認為若小孩可以長得白白胖胖代表營養足夠,將來可以長得更高,會努力想把小孩養胖一點,所有小孩愛吃的,不管熱量高低,都用力塞給他們,以為能吃就是福,殊不知卻因此逐漸養大孩子的胃口,過去認為的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早已走入歷史,時至今日,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現在真的營養不夠導致長不好的人非常少,那些長不好的小朋友或許是他天生就不愛吃東西,所以真的是營養不良導致的並不多,但目前絕大多數的困擾是“肥胖”的問題。
兒童要胖到什麽程度才能算是過重、肥胖呢?成人過重的標準是指BMI(身體質量指數)值大於24 kg/m2、肥胖則是BMI值大於27 kg/m2。兒童因為身高體重都還在成長,因此肥胖標準也會隨孩子年齡性別而有所差異。同年齡、同性別的BMI大於85百分位就是過重,而大於95百分位就是肥胖。
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BMI)曲線圖
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早已過時,從現有的研究報告來看,肥胖的孩子有較高的機率變成肥胖的成人。歐美的文獻統計資料指出,三歲時判定為肥胖的小朋友,有90%到青少年時期依舊肥胖;統計也發現,青少年時期就肥胖的小朋友,體重通常從兩歲開始逐漸上升,在兩歲到六歲之間快速上漲,接著趨緩,接下來就看到青少年時期一直有肥胖狀況。台灣國健署的資料也指出,小學時期就有肥胖問題的小朋友,成年之後有60-70%仍維持肥胖體型,而國中時期有肥胖問題的青少年,成年之後也有高達70-80%仍然肥胖!所以說,三歲看終生,三歲肥胖與否會決定後續青少年、成人時期是否肥胖。
所以,「小時候胖就是胖!」,當小朋友有肥胖問題,因為外觀受到影響,可能引起同學排擠效應,容易使小朋友在學校產生社交障礙;這樣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較容易出現焦慮、腸胃道症狀等,如腸躁症或不明原因腹痛;除了身體的疾病,心理狀態和社交也可能出現問題,當心理和社交產生障礙,反過來又會引發新的身體症狀…. 此外,肥胖引起的三高問題與代謝症候群,也可能因此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影響著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
家長們千萬別再認為小孩胖是好事,當小朋友有點肥胖,不能等長大之後再控制體重,孩子體重的控制應該從小開始,著眼於飲食與運動習慣的養成。身教重於言教,孩子的行為表現如同家長行為態度的鏡子,當我們只要求孩子要控制飲食並養成運動習慣,自己卻毫無節制地吃喝著炸雞、甜食、含糖飲料與宵夜,又常推托上班忙累沒時間、體力去運動,孩子們看在眼裡,又如何不受負面習慣的影響呢?所以,想積極幫孩子減重,一定要先從自己做起,讓體重控制變成日常的家庭生活,全家一起動起來!
(關鍵字:小時候胖、肥胖、控制體重、習慣、BMI、身體質量指數)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 「吃不完的食物留在餐盤」是浪費?還是不浪費?/文:林黑潮醫師
➤ 少吃還是胖!?我是不是那一種吃很少就會胖的人?/文:林黑潮醫師